“十三五”期間,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
宏觀時事
一、合肥數字經濟總量跨越4000億元大關
據合肥市數據資源局消息,2020年,合肥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總量躍過4000億元大關。安徽省2020年度發展數字經濟成效明顯地區入選名單近日公布,合肥市連續三年榜上有名。
來源:合肥發布
產業政策
二、安徽合肥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獲批
近日,安徽合肥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獲得安徽省政府批復。省政府要求,試驗區要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在數據要素流通、應用創新示范、數字產業集聚、產業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合肥經驗”,努力打造具有國內比較優勢的數字經濟高地。
來源:合肥發布
國資國企
三、國資委:進一步明確不同類型國企改革發展的主攻方向
4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以視頻會議方式召開深化國有企業分類改革專題推進會。會議強調,按照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一個抓手、四個切口”的要求,在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要更加強化功能分類意識、深化功能分類內涵、細化功能分類要求,根據功能分類進一步明確不同類型企業的改革發展主攻方向。
來源:經濟參考報
行業資訊
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首屆中國(安徽)科交會上集中亮相
4月26日,在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開幕式上,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集中亮相。來自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的負責人,分別發布了中科院科技創新重大成果、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和重大創新成果、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重大成果。
來源:安徽日報
五、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啟動建設 規劃年產100萬輛整車
近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正式開工,合肥向著打造智能網聯汽車之都的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據悉,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位于合肥經開區新橋科技創新示范區北部,規劃占地總面積16950畝,包括三個區域——智能制造區、研發生活區及生態文化區,以綠色環保為建設理念,將通過低碳、高效的運營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貢獻力量。規劃整車產能100萬輛/年,電池產能100GWh/年,預計年總產值達5000億元人民幣。此外,園區將容納超過1萬名研發人員,超過4萬名技術工人,致力于形成高端人才匯聚的創新高地。
來源:新華網
六、小米宣布造車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領域
近日,在今年小米春季新品發布會上,小米董事長雷軍發布了一個特殊的“新品”——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預計10年投入100億美元。據悉,3月30日,小米集團向港交所提交正式公告,小米董事會已批準立項,投入智能電動汽車產業。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七、工信部擬發文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違規情節嚴重的App將直接下架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強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規范App個人信息處理活動,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文件提出,對社會公告5個工作日后,仍拒絕整改或者整改后仍存在問題的,可要求相關主體進行下架處置;對反復出現問題、采取技術對抗等違規情節嚴重的,將對其進行直接下架;被下架的App在40個工作日內不得通過任何渠道再次上架。
來源:上海證券報
八、交通運輸部:全國已有7個自動駕駛封閉場地測試基地
全國首個“自動駕駛政策先行區”近日在北京落地,部分地區也都開放了自動駕駛測試等,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表示,交通運輸部持續推動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技術發展和應用,積極構建“新基建”應用場景。目前交通運輸部已分三批、認定了7個自動駕駛封閉場地測試基地,分別在北京、西安、重慶,上海、泰興、襄陽,亦莊。
來源:上海證券報